一、 媒介融合阶段 电视仍是中国传播的主力
2014年中国的传媒行业正式迎来了全媒体传播时代。从媒体的融合发展趋势分析,广电行业的战略转型初见端倪,各大广电媒体顺应融合新趋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进内容制作、集成播控、监测监管的同步发展。可以说,2014年主流传统电视媒体正式吹响了进军全媒体传播的号角。
困惑——收视的分流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进程并不会一帆风顺。眼前,对于全国的广播电视媒体来说,参与新媒体融合最大、最现实的顾虑就是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媒介调查工作,如何科学、完整、全面、客观地通过媒介调查工作,全面呈现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新趋势、新规律、新特点,并借此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近年来,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电视节目已经不再拘泥于电视平台的播出,而是被搬到网络、新媒体平台。一方面丰富了观众和网民的收看渠道,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传统电视荧屏的收视分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抛开遥控器,不再固守电视机前,而是转变收看方式,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收看电视(或称视频)节目。由此带动了网络媒体,尤其是网络视频的人气汇聚和收入攀升。
目前国内广播电视行业通行的媒介调查办法是将电视节目在网络新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的播放简单割裂开,只统计电视平台的收视率,这种单一渠道调查不能全面反映节目的收视状况。国内视频网站有相当比例的高点击量节目是全国的电视人贡献的:一方面,电视人是这些脍炙人口的网络视频节目的制作者、提供者;另一方面,这些优秀的节目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关注和收看热情,不断累高点击量。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媒介调查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是大势所趋。
突围——新的标尺
过去,受技术和成本因素的制约,只能用调查样板户的方式统计传播效果。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效果统计要采取全媒体相应的调查方式——大数据调查——网络的普及为扩大样本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大大降低了实施成本。加之全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多种媒介形式的融合传播,因此,借助技术的进步实现全用户的大数据采集,其意义尤显突出。
基于大数据的全媒体传播分析研究应着眼于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类媒体形态,通过对时时变动中的动态的传播数据弥补由网络新媒体分流带给电视媒体的收视缺失,赋予传统电视媒体新的、可以延展的生命力。大数据爬虫技术系统通过对网络上数以亿计的页面进行实时抓取,将海量数据汇总到“全媒体收视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几大统计平台上,再由数据分析师对系统内的海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多维度地统计分析,形成对广播电视有促进、改进作用的预测报告,为各地电视台和节目公司的新栏目立项、投资及在播栏目的改进、停播等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希望——融合的愿景
在全媒体时代,媒介传播的方式由单一媒体发布趋向于融合、立体传播,传播的效果被扩大和增强,进而促进了传播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网络、新媒体依靠传统媒体获取权威、可信、丰富的内容资源;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在借助网络、新媒体提升传播能力、传播渠道,更方便、快捷地满足大众化、个性化的需求。
用户和受众行为的改变促使媒介传播由单一走向融合。全媒体时代,提供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内容定制化、推送精准化、方式社交化三部曲服务尤显重要。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预测用户需求,实施“受众为本”的内容创作,把大数据分析融入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无疑将提升吸引力、感染力。
除了大数据技术,近年来伴随互联网发展催生出的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如手机客户端,即APP)。主要表现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依存渗透正日趋紧密,业态交织正日趋广泛,用户服务正日趋智能三大方面。
二、 整治有线电视机顶盒垄断应纳入“净网行动”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正式发函,禁止互联网电视盒子安装违规视频App,为政治有害、淫秽色情和低俗不良节目及侵权盗版节目大量进入电视机提供技术支持和通道,这将严重违反中央要求和总局相关管理政策。这一禁令可理解为是181号文的重申和延续,对推进“净网行动”,使得互联网信息的传递处于可控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国家安全角度来说,关闭函对保护文化安全有利,从政策上保护有线电视,提高了有线电视主流媒体的主导地位,但从长远来看,却违背了市场发展的规律。市面上层出不穷的OTT盒子近年来之所以获得迅猛发展,是因为人们可以获取丰富的互联网视频内容,这是有线电视机顶盒所不能比拟的。广电受制于封闭的技术体系,其功能单一的非智能机顶盒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使得主流电视媒体的传播渠道受阻。因此互联网终端的兴起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技术进步的产物。
站在互联网终端的角度,关闭函点名指出要华数的“天猫魔盒”和百视通“小红”关闭载有优酷等商业视听节目的客户端软件。华数和百视通本身就是牌照商,具有丰富的内容,但还预装其它客户端,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信息的需求仅通过一家牌照商是无法满足的。如果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的内容必须为牌照商的内容才能确保其安全,这样做既限制了用户获取巨量信息的需求,又无形中给OTT终端与互联网融合通道设置了一道关卡,与国家倡导的三网融合政策相背离,也违背了市场发展的规律,因此关闭函对有线电视的保护,仅是缓兵之计,并非长久之计,所以有线运营商应在有限的保护期内,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DVB与OTT的融合。
站在用户的角度,从泉州广电“一机一卡”捆绑销售涉嫌不正当竞争案件可以看出,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意识不断增强,而政府层面对广电的政策保护力度在减弱。泉州迫使用户接受广电服务时必须购买广电指定的机顶盒,种种垄断行为激起了百姓的反对,也引来了工商部门的重点处罚,这种现象全国范围内屡见不鲜。而百姓受制于有线机顶盒的捆绑销售,急于脱离有线电视的束缚,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电视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看电视的新渠道,开始转向OTT盒子及其他智能终端。智能电视和智能机顶盒从去年开始呈爆发式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开始大量流失。
国家监管网络安全首先应该以不违背市场规律为前提,忽视市场发展规律,管控过严可能适得其反。有线电视如果不能像手机、PC等终端一样为人们提供海量信息,它的存在将变得可有可无,人们的生活中可以没有体验不佳的有线电视,但是不能没有手机和互联网,有线电视失去了终端用户市场就等于失去了未来。从泉州案件本质上来看,这种情况并不是广电本身的错,而是长期遗留的分散经营缺乏技术标准的历史包袱所致,因此关闭函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广电升级转型的时间窗口,广电需要把握好这段时间,尽快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管控OTT,需要通过开放引入技术创新,如广电市场体制不变,让劣币一直驱逐良币,市场缺乏竞争,势必被电信互联网边缘化。
因此,将整治有线机顶盒垄断纳入“净网行动”,给用户足够的有线机顶盒选择权,提高主流电视媒体的覆盖面,加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以抵消难以管控的互联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促进广电三网融合的真正落地。
三、 上海电信光网将推200M宽带服务
经过三年来连续6次实施的“智慧城市宽带大提速”,上海电信500万家庭宽带用户中,光网用户达到383万户,其中独享50M或100M用户已经超过20万。
上海电信宽带用户平均带宽每年翻番,用两年时间快速走过了日韩美等通信业发达国家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上海电信用户平均带宽超过了32M,领先全国。他们正在研发用户独享200M的家庭光网产品,不久即将面世。有了这样一条特别“宽敞”的信息高速公路,大型联机游戏、可视电话,以及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高带宽业务,都将被演绎得更加精彩。
此外,作为家庭宽带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上海电信目前的IPTV用户达到180万户,其中高清IPTV用户达到了40多万户,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四、 江苏有线在国内率先推出4K超高清电视服务
近日,江苏有线运用国际最新标准,在全国率先推出超高清电视服务,成为国内第一家提供高品质超高清直播、点播业务的广电网络公司。广大有线电视用户在家中即可身临其境地感受“3D至真体验”、“4K炫目试看”、“杜比环绕聆听”、等家庭影院带来的震撼视听效果,众多优选银幕大片,当红荧屏好剧,海量免费点播。从此,江苏有线将全面引领电视走向高科技、高品质服务的新领域,成为家庭品质视听生活的领导者。
五、 电视真正的敌人究竟是谁?
传媒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电视死了。年轻的观众正在抛弃昂贵的有线电视,转而通过Netflix、Hulu、YouTube和Amazon Prime等网站观看在线视频。
但是,这不是真的。虽然有线电视的认购率及其在年轻人中的收视率略有下滑,对于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这样的广播电视网来说,真正的敌人并不是在线视频网站,而是原生数字内容的创造者,包括YouTube视频创作者、Netflix原创作者、Buzzfeed和AOL等。正是这些对手真正威胁着传统的视频内容生产者(CBS、NBC、Fox、ABC和有线电视网)。
从本质上说,电视节目也只是视频内容的一种。尽管视频种类已经包罗万象(包括在电脑和移动设备上传播的流媒体内容,以及通过电视机顶盒和连网电视传输的点播节目),电视节目仍然将存在下去。
在2014年媒体和娱乐产业高峰论坛的一次会议上,CBS首席研究官David F.Poltrack表示,观众从电视机转移到视频网站,这对CBS来说实际上是好事。 当观众在互联网上而不是在电视上观看CBS的一个节目,该公司因此而获得的广告收入反而增加了10%至20%。由于观众在观看在线视频时无法对其中的广告进行快进操作,相比在录像机上观看该视频,他们更容易记住广告中的品牌。其真正的敌人是那些专门制造在线视频的网络创业公司,目前它们只是没有生产出足够的“高品质”视频,还没有吸引到众多广告客户。
因此,各大电视网络的威胁不在于电视的死亡,而在于原生数字内容制造商的兴起。毕竟,消费者喜欢的不是“在线视频”或“电视节目”,他们真正喜欢的能够让他们获得信息和娱乐的视频内容,无论它们来自电视还是网站。
版权所有:中国·永乐高(ylg888888-VIP) 地址中国·永乐高(ylg888888-VIP)
电话:0571-88936068 E-MAIL:sales@gdkj.com.cn 网站备案:浙ICP备14005034号-1 技术支持:杭州网络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