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4:广电的发展重点是宽带业务
2013年,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省网基本完成整合。2014年,中国广播电视又将站在新的历史制高点!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己在视频媒体方面的播存优势,结合物联网和智慧家庭的发展,和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展开多方合作,促进电视平台和智能手机平台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广电增值业务,为中国有线电视行业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
双向网改固然重要,但是运营业务才是前提
“三网融合”加快了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进程,对于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而言,市场是巨大的、竞争是空前的、形势是严峻的。
对于市场竞争力,首先要关注的是运营的业务,没有好的业务,再好的接入模式也仅仅是“管道”。而且接入模式必须是在业务运营、网络状况、投资成本等方面进行平衡和优化后作出的选择。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广电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网络,成为“三网融合”市场的主力军。
多屏互动成为趋势,广电需发展智能终端
目前,多屏互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就目前来看,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以及电脑业务不断向手机的迁移,电脑和手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和互动,而且随着4G业务的发展,智能手机将会成为互联网移动化的主要工具。但电视的互联网化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方向,怎样将用户从“看电视”向“用电视”转变,充分利用好电视大屏带来的显示优势,广电还需要做出较大的努力。未来更应注重电视、智能电视终端和智能手机的互动,将自身的优势和智能手机的应用进行结合和互补,形成新的业务及运营模式,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互联网市场中有良好的竞争优势。
终端设备是广电业务在用户家庭的延伸,同时也是广电业务和终端接入技术的融合,随着广电业务的持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升级,终端设备也会不断的改进和变化。作为广电行业的智能终端,必须首先满足“三网融合”业务的基本需求;同时要能够适应互联网移动化的发展,做到和智能手机的有机互动;另外还需要融合广电增值业务以及智慧家庭,物联网业务的应用,将智能终端打造成家庭的多业务应用平台。为此,首先要在业务应用方面做出努力的探索,对自身业务运营模式做出准确的定义,从而促进广电业务和智能终端的共同发展。
2014,广电的发展重点是宽带业务
随着有线运营商加速宽带业务建设,广电正加速进入电信业务领域,广电企业将逐步成为中国宽带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中国的广播电视的发展重点将是广电宽带业务,应“宽带中国”战略要求,继续深入网络双向化改造,以及加快广电城域骨干网建设,采用超高速光纤和同轴光缆传输技术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网。随着业务的发展,广电OTT、智能终端、融合终端、结合智能手机的视频多媒体应用都将成为热点。同时,作为广电来说,如何在建设宽带网络的同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 OTTTV在国内发展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现在打开互联网,在电脑、Pad、手机上只要输入想看的节目名称,无论是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都能随时看到。屏幕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月丰富,人却越来越孤独。
好在视频行业一直在轮回,现在我们生活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与快节奏里,未来又会回归客厅观看视频,和别人分享、社交、沟通、感受。这一切都基于OTTTV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OTTTV优势无法突显
OTTTV的优势关键在于,高端的观影体验和多人观看性,有针对性地投放内容,对此非常重要。首先需要良好的硬件才能体现其价值的国内外大片、演唱会等内容,其次适合多人观看吐槽的体育、亲子、教育、综艺类节目。
但是目前,各视频网站对于OTTTV这方面的营销方案还都不成熟,无法更好地把OTTTV的优势传达给受众,只能影响到小部分观众的收看习惯。
带宽资费限制OTTTV发展
目前我们中国的互联网结算对接和流量穿透,是2007年工信部下的文,这个文当时根据美国的穿透价格是每月五十美元定的,但是到了2011年,美国的价钱降到了5美元,我们中国还没有变。另外2010年中国电信发起一次被外界称为“流量穿透清理”的行动,清理行动的直接后果是,和中国电信有着竞争关系的部分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接入价格,就此从原来通过一些ISP(互联网接入服务商)转手过来的每G每月30万-40万的价格,升高到中国电信统一规定的100万。
如果未来OTTTV要大量的进入家庭,那么对于带宽的品质要求和资费问题都是很难解决的。
中国人的免费收视观念
在美国很多电视节目都是收费的,美国人也接受这一点而且美国人也是很注重版权的。从AppStore在中国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只有少部分人会花钱购买产品,大家大多下载免费产品,要不就直接越狱。
内容宣传、硬件升级、合理资费还都只是未来OTT面临的部分问题,最重要的怎样转变国内受众的收视习惯。人们是一定会回到人群中的,但是在目前来看OTTTV要像电视机一样被普及还要走很长的路。
三、 传统媒体要生存只有与新媒体融合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随着4G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相信,更新颖的新媒体产品或者平台会一个个跳出来。现实面前,传统媒体要生存甚至壮大只有一条捷径可走——与新媒体融合。融合,既不是简单地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增加新的平台和渠道,也不是浅层次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让新闻报道多样化,更不是传统媒体+网站+多媒体的平面组合。要融合,就要解放思想。
第一,用户至上。简单说,就是让用户获取新闻非常便捷,体验全方位新闻报道时感觉良好,增强用户粘度。如果不能汇聚海量用户,影响力就无从谈起,对于媒体来说,没有影响力就是无水之鱼。
第二,如履薄冰。互联网时代,就是不断创新、不断颠覆的时代,今天的明星可能就是明日的黄花。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一定要整合既有新闻素养又懂互联网技术的新闻团队,一定要改变僵硬的新闻运作和采编流程。在免费经济大行其道的数字时代,一定要有“稀缺”内容、“增值”新闻服务的供给。
第三,掌握新的商业模式,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自娱自乐。我们都知道媒体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用户数量上,也体现在商业吸引力上。掌握新的商业模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扩展读者群,增强用户粘度,更可以为媒体自身拓展“地盘”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
今天的媒体就在用户的口袋里。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这是最坏的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一定会有部分传统媒体被淘汰,也一定会有更多的传统媒体变得更强大,那就拭目以待吧。
四、 贵阳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大数据中心
尽管贵州省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当地政府积极取经于印度“软件之都”班加罗尔,期待贵阳复制“班加罗尔奇迹”。
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具有几方面特殊的原因在于:生态气候条件好,要素保障能力强,产业配套基础实,产业资源持续导入的机遇,以及产业政策环境利好的机遇。同时,贵州作为“西电东送”的起源,电力水电和火电并济,稳定可靠。而在交通方面,贵阳也是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目前,随着富士康第四代产业园落户贵安新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在新区分别建起全国性数据中心,产业资源持续导入,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一大批高新技术人才涌入。同时,在高新科技以及资源的引进方面,中关村北京科技园将提供优质平台。贵阳市政府也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
五、 未来5年,美国电视行业如何发展(二)
有线电视网络变革收益模式
美国的有线电视网络同样也经历着大变革:完成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后,美国有线电视网络开始向全IP架构演进。相比于传统的有线广播电视,全IP有线电视的建设及运维成本更低,还可以增加终端类型,在住宅环境里向除电视机外的移动智能便携式终端提供电视服务。
美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面临的一大压力,来自多年来与电视广播商一同执行的“频道包”商业模式。后者要求前者在传输受欢迎的频道时,也打包传输不受欢迎的频道。过去,人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忍气吞声;如今,互联网视频服务高度发达,人们可以放弃打包订阅,有线电视“频道包”这种商业模式遭遇空前冲击。
与此同时,有线电视运营商向法院起诉电视广播商批发销售“频道包”的案件也越来越多。不过,立法部门及通信监管部门注意到了消费者的不满,果断地选择站到消费者一边。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面临的另一个压力来自网络视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订阅有线电视,而通过互联网收看电视节目,直接导致有线电视运营商所获利润不断减少。近一两年,参议院或众议院甚至针对“修改1996年《电信法》,承认网络视频运营商与有线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卫星电视的平等竞争地位”召开了多次听证会。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有线电视网络提供的基础视频业务将遭受更大冲击,努力尝试变革收益模式无疑是明智之举。
互联网视听业蓬勃发展
随着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等相关技术的长足进步,加之互联网视听的付费型商业模式逐步巩固,在美国,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电视传输形态的重要竞争渠道。
首先,互联网联网智能设备的出货数量及普及率正在迅猛增长。目前,平均每个美国家庭拥有11部联网终端,而传统电视机则少于3台。
其次,互联网基础设施迅速升级,提供网络视频的能力大大提高。美国各大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骨干网扩容、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电信运营商阵营里,Verizon做得最出色,即便Google在美国部分城市实施的千兆光纤入户也不如它;有线电视网络阵营里,目前还在积极研究容量更高、接入速率更大的下一代接入网技术。
此外,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过拍卖等方式,将地面电视广播的部分频段频谱重新指配给移动通信运营商,以用于4G网络的商用部署。加之载波聚合、4G广播等相关技术的成熟及4G小基站即将大规模部署。(完)
版权所有:中国·永乐高(ylg888888-VIP) 地址中国·永乐高(ylg888888-VIP)
电话:0571-88936068 E-MAIL:sales@gdkj.com.cn 网站备案:浙ICP备14005034号-1 技术支持:杭州网络公司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393号